杀菌剂在工业应用领域的重要应用

2020-10-26 13:13

杀菌剂的作用方式有两种:一是保护性杀菌剂,二是内吸性杀菌剂。保护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外或体表直接与病原菌接触,杀死或抑制病原菌,使之无法进入植物,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的危害。此类杀菌剂称为保护性杀菌剂,其作用有两个方面:一是药剂喷洒后与病原菌接触直接杀死病原菌,即“接触性杀菌作用”;另一种是把药剂喷洒在植物体表面上,当病原菌落在植物体上接触到药剂而被毒杀,称为“残效性杀菌作用”。


不同的杀菌剂的作用方式也不同。在病菌侵染前施于植物表面起预防保护作用的,称为保护性杀菌剂即保护剂;在施药部位能消灭已侵染病菌的,称为铲除性杀菌剂;能被植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至病菌侵染的部位而消灭病菌的,称为内吸性杀菌剂,许多铲除剂也是内吸剂,两者大多有化学治疗作用。因此,实用上常简单地将杀菌剂分成保护性和内吸性两种作用方式。它们的作用机理,也可大致分为两类:


1、干扰病菌的呼吸过程,抑制能量的产生。


2、干扰菌体生命物质如蛋白质、核酸、甾醇等的生物合成。保护性杀菌剂大多为杀菌谱广而杀菌力较低的产品。内吸性杀菌剂一般杀菌力较强,杀菌谱则较窄,其中有些品种对某种病原菌有专一的选择毒性。由于内吸剂在菌体内的作用点比较单一,病菌容易由遗传基因的突变而产生抗药性。为了避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,通常可选择适当的保护剂和内吸剂混合施用或轮换使用,这样可取长补短得到较好的防治效果。在使用时应根据病害发生的特点,采取种子处理、叶面喷布和土壤处理等各种施药方法。

在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应用

1、季铵盐类杀菌剂: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、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、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、聚季铵盐等


2、含氯杀菌剂:氯气、二氧化氯、二氯异氰尿酸钠(优氯净)、三氯异氰尿酸钠等。


3、过氧化物杀菌剂:双氧水、过氧乙酸等


4、唑啉类:异噻唑啉酮、苯并异噻唑啉酮等


5、醛类:戊二醛等

在水性涂料工业中的应用

唑啉类:异噻唑啉酮、苯并异噻唑啉酮等


秦皇岛悦翔科技有限公司
地址: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区角山路 联系人:张洪波  电话:0335-5050162 / 5024400 13785995633  
传真:0335-5024400 邮编:066200 邮箱:qhdslhg@126.com

在线留言

  • 您的姓名*

  • 您的电话*

  • 您的邮箱*

  • 您的需求*